尊敬的吕胜战委员:
您提出的第390号“关于建立高校科研技术团队,带动经济持续发展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提出的建立高效科研技术团队的建议对带动安阳市经济持续发展具有极强的推动作用,是一项非常好的提案。将我们现阶段的相关工作做简要汇报:
一、建立全市综合性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由于我市科技资源稀缺并且分散,无法发挥集中优势,在引进人才及对外技术合作方面缺少一个综合性的机构进行对接、承接。鉴于此,2021年10月,市委市政府研究成立了事业单位+新型研发机构性质的科技创新研究院,把事业单位的稳定身份和新型研发机构灵活的薪酬体制、市场机制相结合,发挥两类机构的优势,建立服务安阳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对外科技合作平台。科创院采取直属、共建和加盟模式围绕主导产业链成立县区分院和产业技术研究院。科创院本部为市政府设立的不纳入编制管理的独立法人事业单位。本部下设产业技术研究院、离岸创新中心、科技大市场等平台。各个平台企业化运营,各司其职、自负盈亏。分配体制按照员工身份区别,事业编制人员领取事业单位工资;人才工作专项编制人员既有事业编制人员各项待遇,又可以根据国家有关科技人员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分配政策,享受相关优厚待遇;企业性质的员工按照市场水平实行按劳分配,既能保证机构的稳定性,也保证对人才的吸引力,具有灵活性。科创院的设立能有效平衡“洹泉涌流”引进人才的归属问题和经济利益。
二、建设对接京津冀科创资源的离岸创新中心
2022年3月29日,市政府与启迪科技服务集团签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指定市科技创新研究院、高新区管委会和启迪科技服务集团联合建设运营启迪(安阳)科创中心和安阳(北京)离岸创新中心。市科技创新研究院、高新区管委会和启迪科技服务集团签定合作协议成立运营公司,平行运营启迪(安阳)科创中心和安阳(北京)离岸创新中心,形成互相连通的双中心模式,以对接创新需求为核心,推动技术交易、成果转移转化、人才引进、项目孵化及落地,促进各类创新要素的供需对接,打造北京为中心、清华大学为重点、辐射环渤海地区的离岸创新源。双中心分工明确、无缝对接、双向发展、形成合力,服务安阳市存量产业科技创新、结构调整及动力转换。
截至目前,安阳(北京)离岸创新中心(位于清华科技园学研大厦1楼和8楼),面积共计514.13平方米,已具备办公条件。安阳(国家高新区)启迪科创中心办公地址位于高新区火炬园,在5G产业园预留1.7万平方米的物理空间用于产业项目落地。双中心成立以来累计征集重点产业链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技术需求360余项,举办首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项目安阳行等在安对接活动,累计组织线上线下需求对接活动120余次,向企业推送可转化科研成果30余项,洽谈落地企业9家。
三、加大对平台建设、考核的奖励力度
2021年,市委市政府联合成立科技创新委员会,出台了《关于构建一流创新生态 建设新时代区域创新高地的实施意见》,率先在全省市、县(市、区)两级成立了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市、县(市、区)联动推动创新工作。尤其是根据市委主要领导要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金十条”,加大对创新主体的财政支持引导力度。对认定的省实验室、省技术创新中心、省级产业创新中心,一次性奖励100万元。对新认定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研发平台一次性奖励30万元。对新认定的市级研发平台一次性奖励10万元。2022年起新增了对省、市研发平台考核的奖励。对市级研发平台每2年进行一次考核,考核优秀的奖励10万元,良好的奖励5万,连续两次不合格的取消其平台称号。评价内容包括研发平台研发条件与能力、团队规模与层次、研发产出与运行成效、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等整体建设情况,促进研发平台不断进行技术攻关。
“金十条”出台后,安阳市高能级平台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截止2023年底,当前共有6家国家级创新平台,246家省级创新平台,547家市级创新平台。
四、推进科研仪器设备向社会开放共享服务
为了更好的使我市科技创新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加快推进科研设施和仪器向社会开放共享,市科技局逐步完善促进科研设施和仪器向社会开放共享实施方案。我市行政区域内使用财政资金建设或购置的科研设施和仪器,包括大型科学装置、科学仪器服务单元和单台套价值在30万及以上的科学仪器设备,分布在高校、科研院所和部分企业的各类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析测试中心及科学设施中心等研究实验基地必须纳入市共享平台管理。财政对管理单位科研设施和仪器开放共享服务绩效进行奖补及对用户单位使用科研设施和仪器服务支出进行补贴,单个单位奖补总额最高10万元。
2022年11月,全新打造“安阳市科研设施和仪器共享服务平台”作为安阳创新大脑子模块,已成功上线,具备对外展示、大型仪器管理、大型仪器对接、短信通知、用户评价、绩效补贴、投诉建议、数据统计等功能,实现对外开放共享的全过程管理。目前共采集到10家单位的154台(套)仪器设备,总原值20063万元。
五、创新人才引育精准推荐
安阳市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深入实施“洹泉涌流”人才集聚计划,将“人才创新引领攻坚战”纳入全市全力拼经济十大攻坚战。一是在全省率先实施使用人才编制市聘区用、政聘企用。启用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600名人才编制,赋予人才事业编制身份,聚焦急需性、关键性人才,定向派驻到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点产业,帮助企业解决研发人才不足的瓶颈问题。二是实施工业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仿照农业特派员,从市域有关高等院校中选派161名博士科技特派员到重点工业企业和产业集聚区开展科技服务工作,提供产业发展咨询、科技攻关、成果转移转化、项目示范推广、技术指导及培训等方面服务,为高层次创新人才与工业企业搭建互帮互助的交流平台。三是双中心宣传推广。市科创院以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结合企业自身需求,通过中心向京津高校推送高薪岗位。通过各种校内社团协会、高校就业中心、河南校友会、校园招聘会等渠道,大力宣传安阳市“政聘企用”人才专项、柔性引才、洹泉涌流等政策。四是支持科创赋能。落实科创“金十条”,高标准建设“安阳创新大脑”,创新“项目+人才”“平台+人才”“成果+人才”引才模式,积极与张锁江、刘嘉麒、邓中翰、张改平、倪维斗、康相涛等院士团队,“千人计划”专家魏武教授、许国昌教授等团队及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五是实施吸引博士后来安留安工作专项行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达到25家,在站博士后66名,累计转化成果超百亿元。
目前,安阳企业柔性引进签约教授导师10余名,吸引来安发展博士6名,硕士20余人,本科近百人。
以上是我市支持高校科研技术团队建设方面的相关工作,也是我们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我们将根据您的建议,结合我市工作实际,进一步加强工作落实,在此也希望您继续关注此项工作,为我们提出批评和建议!
此复。
2024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