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技术转移

第四十九期技术成果汇编(河南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平台)

发布时间:2022-10-25 09:01:26 信息来源: 字体大小:

321号技术成果

 

成果名称:多源废胎胶粉路用沥青改性技术

所属领域:新型材料,节能环保

成果简介:废旧轮胎作为一种耐热、耐老化和难以降解的高分子弹性材料,使其既是一种严重危害生态环境的固体废弃物,又是一种可再生利用资源,将废轮胎加工成胶粉是世界公认的废旧轮胎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方法,其中将废胎胶粉用作沥青改性剂在公路行业中使用是主要途径之一。多源废胎胶粉橡胶沥青技术在传统橡胶沥青技术的技术上,从公路建设与养护领域节能减排、循环再生的要求出发,优化改进其生产加工工艺,扩大废胎胶粉来源,改善废胎胶粉与沥青的交联融合性能,降低生产和施工温度,在提高废胎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技术性能的同时,降低生产和施工过程的烟气排放,实现废旧轮胎循环再生与生产施工过程节能减排的互利双赢,达到经济与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

技术成熟度:批量生产

知识产权形式: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

财政资金情况:获得河南省交通运输厅科技计划项目资金支持

拟转化方式:合作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入股

 

322号技术成果

 

成果名称:电力设备温度在线监测系统

所属领域:节能环保

成果简介:随着各类电力设备数量、复杂度等需求的提高,传统的设备管理维护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工业需求,为了实现电力设备的智能化管理维护,整个配电房必须进行实时性远程监控。利用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通过将各类检测器的检测信号进行远程实时采集、无线传输和云端控制,实现了一个高度自动化、功能全面的智能配电房。配电房内所有设备的运行数据和状态可进行远程监控,从而确保了配电室内电力设备的稳定运行,大大提升了设备的管理维 护水平,同时提供合理的用电规划,节约用电成本。

技术成熟度:批量生产

知识产权形式: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

拟转化方式:技术服务、股权融资、合作新办企业

 

323号技术成果

 

成果名称:风电机组轴承齿圈在线修复

所属领域:新型材料

成果简介:针对风电机组轴承齿圈出现的磨损问题,现有技术主要采用吊装更换的方式进行维修。传统吊装更换难度大,周期长,成本费高等问题,是造成风机运费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风场将面临停机造成的大量电力资源浪费情况出现,而可再生能源受环境和地域制约,损失的发电量将无法弥补。随着塔上维修技术的持续进步及再制造修复技术的不断发展,采用堆焊法等再制造技术实现在线修复成为了一种很好的选择。目前,针对大型齿圈的再制造修复已经在工厂内进行尝试,但均需要借助热处理工艺、或大型激光设备和等离子设备。风电机组多建设于野外,处于高空中,如想实现高空在线修复,其工作环境对在线增材修复材料、工艺和设备限制较大。本技术成果可有效解决风电机组偏航齿圈出现的磨损问题,实现风电机组偏航齿圈的耐磨增寿,不仅可避免吊装更换造成的成本提升,还可显著增加风电机组偏航齿圈有效工作寿命,实现发电量的提高,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成熟度:批量生产

知识产权形式:实用新型专利

财政资金情况:获得河南省百千万创新驱动助力工程项目资金支持

拟转化方式:技术服务、股权融资

 

324号技术成果

 

成果名称:固结植生生态治理技术

所属领域:新型材料

成果简介:依托国家“863”计划、“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突破了工程建设开挖坡面植被快速恢复的技术核心,自主研发了“固结植生复合材料”和“高摩尔比脲甲醛缓释肥”2项专利产品,形成了集固结、保水、增肥、促生多功能于一体的固结植生生态护坡技术。该技术施工便捷,人工或机械皆可。核心产品高性能复合材料具有包裹固结、抗冻控渗、增肥促生等特性,材料使用性能可控,环保特征显著。可有效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植被快速恢复等问题,广泛应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利、交通和能源开发等工程建设区生态治理,堤防与河道治理、区域水土流失治理、荒漠化治理和防沙防尘等领域。技术成果先后在陕西、新疆、内蒙古和青海等地区进行了广泛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生态环境效益。

技术成熟度:批量生产

知识产权形式:发明专利

财政资金情况:获得国家“863”计划专题、“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资金支持

拟转化方式:技术许可、技术咨询

 

325号技术成果

 

成果名称:黑水虻昆虫蛋白高效生产技术及产业化应用

所属领域:高端装备制造

成果简介:黑水虻“虫菌互作”高效生物转化技术目前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其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工艺和配套设备先进,自动化程度高,处理畜禽粪便和餐厨垃圾等有机固废效率达到100 kg/m2/d,管理水平达工业化标准。而国内外黑水虻处理技术目前普遍以人工养殖为主,机械化方案不成熟,难以实现工业化和自动化,导致处理有机固废效率只能达到10-15 kg/m2/d。(2)配套生物学技术先进,解决了黑水虻规模化连续人工繁育虫卵的供应问题,通过虫卵或1龄幼虫长距离运输和多菌种复合发酵技术,保障“虫菌互作”生物转化有机固废的效果,达到畜禽粪便或餐厨垃圾等有机固废快速除臭、高效率生物转化的目的。使用该技术餐厨废弃物鲜虫产率达24%,鸡粪鲜虫得率18.4%,虫沙含水率小于50%,且不同批次物料得率稳定。

技术成熟度:批量生产

知识产权形式: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

财政资金情况:获得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资金支持

拟转化方式:技术转让、技术许可、合作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到我们

联系人:李老师

联系电话:0371-67579136

(联系时,请备注说明项目编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