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技术转移

第二十八期技术成果汇编(河南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平台)

发布时间:2022-02-21 09:57:09 信息来源: 河南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平台 字体大小:

216号技术成果

 

成果名称:胆管癌样肝细胞肝癌存在机制

项目编号:A-6-022013-0

技术领域:生物医药及健康

研究背景: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HCC)和胆管细胞癌等肿瘤类型。近年来一些研究在HCC患者样本中也发现了表达胆管标志物如CK19和EPCAM的HCC亚型,这些被称为胆管癌样HCC,然而这种现象存在的机制并未被深入了解。蜗牛家族转录抑制因子1(SNAI1)是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重要调控因子,参与了HCC的发生发展过程。然而,SNAI1在体内肝癌发生中的确切作用尚未得到深入研究。

成果详情:项目组创新性地发现小鼠肝脏内单独过表达SNAI1很可能发挥着调节肿瘤生长的作用,而并非是直接诱导肿瘤的发生。相关研究论著《在小鼠肝细胞癌模型中SNAI1促进胆管细胞表型,但不促进上皮间质转化》(SNAI1 promotes the cholangiocellular phenotype, but not epithelial-mesenchy l transition, in a murine hepatocellular carcino model)在《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杂志上发表。小鼠肝脏内过表达SNAI1可促进Akt/c-Met诱导的肝癌中胆管细胞表型的产生,但不会促进肝脏肿瘤发生EMT及肿瘤远处转移的形成。而过表达SNAI1也无法促进c-Myc诱导的肝癌产生胆管细胞表型。在体外细胞系中过表达SNAI1可引起EMT过程的产生。小鼠肝脏内过表达SNAI1促进肝癌细胞中胆管细胞表型的产生依赖于Yap信号的存在与激活。在人肝癌TCGA数据库中,SNAI1的表达与胆管细胞表型的基因表达有关,而与EMT表型的基因表达无关。该研究揭示了SNAI1可能通过促进Yap信号发挥了在HCC中促进胆管细胞表型形成的作用。

 

217号技术成果

 

成果名称:艾滋病乙肝梅毒三病联合母婴阻断策略

项目编号:A-6-022012-0

技术领域:生物医药及健康

成果详情:利用柬埔寨孕产妇人群数据,构建了数学预测模型,评估了该整合干预方案的疾病控制效果和成本效果。该研究成果近日以《整合艾滋病、乙肝、梅毒母婴阻断的三联干预极高效且具成本效果:卫生经济学评价研究》为题,在《国际流行病学》杂志在线发表。若将艾滋病和梅毒干预整合到现有产前保健体系内,能使艾滋病和梅毒的母婴传播率分别降至6.1%和4.6%;若给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分娩的婴儿增加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能使乙肝母婴传播率降至5.0%;若针对乙肝高病毒载量孕妇提供抗病毒治疗,能使乙肝母婴传播率降至3.5%;若同时采取以上两种乙肝母婴阻断措施,能使乙肝母婴传播率降至3.4%。上述干预措施均具有较高的成本效果,而且整合干预远比分开干预更具经济效益,显示了三病联合母婴阻断策略在发展中国家极具可行性。

 

218号技术成果

成果名称:低温等离子体辅助肿瘤治疗

项目编号:A-6-022010-0

技术领域:生物医药及健康

成果详情:将低温等离子体与临床抗肿瘤化疗药物替加氟相结合,显著降低了细胞DNA的能力,获得了良好的肿瘤细胞增殖抑制效果,为低温等离子体辅助肿瘤治疗提供了新思路。胰腺肿瘤是一种恶性程度高、诊断和治疗都很困难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明显上升,5年生存率<1%,是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胰腺肿瘤早期的确诊率不高,手术死亡率较高,而治愈率很低,号称“肿瘤之王”。目前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结合放、化疗治疗。然而胰腺肿瘤对放疗敏感性低,化疗主要用于降低手术后复发几率,且两者的副作用大,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杀灭了正常细胞。低温等离子体富含荷能、荷电粒子,化学高活性高,近年来被应用于生物医学、材料处理、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短时高效的处理效果,成为一种新兴的极具潜力的恶性肿瘤治疗高新技术。

 

219号技术成果

 

成果名称:基于制冷剂闪蒸喷雾的大功率电子芯片冷却技术

项目编号:A-0-022009-0

技术领域:高端装备制造

研究背景: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器件和芯片性能的提高带来电路及其芯片的散热问题日益突出。研究表明:电子器件工作温度在70~80℃水平时,每增加1℃,其可靠性就降低5%。由于芯片不断向高集成、超微型和高性能发展,导致散热量的迅速增加,传统的冷却技术已经不能满足散热要求。

成果详情:本技术开发了一种制冷剂R410A闪蒸喷雾高效冷却循环系统,利用闪蒸喷雾和相变传热技术,并通过在喷雾面设计宏、微观表面结构、优化系统运行参数、选用合适的循环介质等手段,解决了较低换热温度下高效换热的难题,实现了表面温度低于40oC条件下热流密度即可达到350W/cm2,传热系数高达300kW/(m2·K),并具有功耗低(COP接近4)、体积小、冷媒消耗小,噪声低和摩擦损失低等显著特点,同时制造成本低,在大功率电子器件、芯片、LED、激光器、雷达等高功率芯片、电子器件散热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成果先进性:目前,该技术已经申请并公示发明专利2项:1)一种具有自优化特性的电子器件闪蒸喷雾循环冷却系统,发明专利,申请号:201711132446.X, 2)制冷剂闭式循环闪蒸喷雾冷却强化换热的复合结构表面,发明专利,申请号:201811614390.6。

 

220号技术成果

 

成果名称:固废热解气化

项目编号:A-7-003907-0

技术领域:节能环保

成果详情:目前我国的垃圾热解气化项目多处于中试阶段。本项目技术工艺具有多项自主技术专利产权,已经转化应用,如实用新型专利“生活垃圾破袋机” (CN205345542U)、“废塑料薄膜无水清洗装置”(CN205701722U)在广东某公司和云南某公司的生活垃圾处理厂的生产工艺中应用。

社会经济效益:发明专利成果“组合式热解气化炉”(CN105505474A)在河南某厂的造纸尾渣处置工艺上应用,产生了丰厚的经济效益。通过校企合作与多个国家输出了热解轮胎、塑料、植物热解装置。主持某高校帮扶贫困县项目:施甸县固废资源化利用。某县通过财政补助的方式,投入 1000 余万元资金,建成并投入使用农村垃圾热解气化炉 45 座,设置大型农村生活垃圾收储箱 100 个,入户垃圾桶 700 余只,配置垃圾清运车 8 辆,日处理垃圾 约 92 吨,解决了 53 个行政村 14 万群众的垃圾处理问题。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到我们

联系人:李老师

联系电话:0371-67579136

(联系时,请备注说明项目编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